本田crv论坛新能源2023年退补、涨钱为什么看这篇

  去年涨价几乎是所有品牌的基本盘,就连几千块钱的小牛,也跟风涨了一波。如今翻开2023年新篇章之后,新能源汽车方面最新的消息依旧是涨钱。

  先是取消了补贴,再是插电混动、增程不再享受上海免费拍照,最后各家厂家也在1月1日当天献上涨价“涨价”,仅剩的利好消息就是2023年新能源依旧免征购置税。

  从2014年开始,补贴便一直推动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发展,从单一的续航、到能量密度,补贴政策也引导了新能源车型的发展方向。

  如今已经“延期”的补贴政策,正式推出了历史舞台,各大品牌开启了“裸补”时代。

  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文件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这样的政策调整,就意味着如果品牌方不承担补贴退坡成本,消费者购买主流续航水准的纯电动车,就要多花1.26万元,插混车需要多花4800元。

  为什么说主流续航水准,主要是按照去年的规定,纯电续航300至400公里,补贴0.91万元,400公里以上补贴1.26万元。

  一些入门级纯电动车型,由于续航能力不达标,其实根本没有任何补贴金额。当然,这也意味着对它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此之外,上海也正是取消了对插电混动、增程式车型的免费绿牌政策。这也就是意味着,您在上海购入这两类车型,也需要参与牌照竞拍了。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至此,免征购置税政策已延期3次,前两次分别是2018年延长3年、2020年延长2年。

  2023年1月1日,或许有几条新闻最触目惊心。其中,多家厂家公布旗下新能源车型涨价,肯定是最令准车主们关注的。

  那么厂家为什么还涨价?可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2022年电动车市场卖的还不错。

  以去年为例,之所以会涨价,是因为国内新能源车型销量暴涨,以至于上游的碳酸锂价格上涨。

  2020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是每吨44201元,2021年6月是每吨90407元,基本上是一年涨了一倍的节奏。可到了2022年1月,价格就涨到了38万,3月这个数字就变成了接近50万。

  上游核心原材料大幅涨价,肯定会现压缩厂家的单车毛利润,再厂家也扛不住的前提下,势必会对终端价格进行调整。如今的结果很显然,厂家根本扛不住。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在去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直呼,“当前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价格过高,价格压力直接传导至整车厂。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整车生产的40%-60%,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怎么解决,不同的厂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要不自行投资锂矿厂,要不去就是钴化。

  从去年开始,特斯拉销量最好的标续版车型,用的就是宁德时代的磷铁电池。比亚迪搞出了刀片电池,也让磷酸铁锂电池又火了一把。

  如今,随着技术的迭代,锂电池终于在材料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随着磷酸锰铁电池的推出,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能量密度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当下,已经有不少电池厂家开始布局生产。

  作为车主代表,近期走红网络的“烧饼军火商”小杨参与交车仪式,证言点赞霸王龙家庭版的舒适体验与超值享受。

  五菱星光Ling OS 2.0升级带来多项贴心功能,导航、语音播报、路况指引等优化,提升日常用车体验。

  8月29日,七夕的东方浪漫与欧拉七周年庆典温情交汇,在成都车展的舞台上,欧拉以一场充满温度的盛会,向全球52万共鸣用户深情告白,共同见证“不做瞬间流行,要做时代经典”的坚定诺言。

  麦弗逊再强他的路面贴敷性肯定比不过双叉臂,对沃尔沃来说,这是一个毫无逻辑的减损。

  该版本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创新的半固态电池技术,其液态电解质含量大幅降低至约5%。这使得电芯通过了极为严苛的10针三向穿刺实验,实现了无冒烟、不起火的效果。基于此,厂家做出了“自燃赔新车”的承诺,从物理层面和商业承诺上双重保障了电池包的本质安全,极大缓解了用户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核心焦......

  2025年9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8月销售业绩;8月销售新车70125辆,1-8月累计销售515980辆,同比增长1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比亚迪8月29日发布的上半年财报,可以看到,比亚迪半年营收3713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4%。在竞争加剧,不少海外头部车企呈现“营收停滞、利润下滑”态势的情况下,比亚迪依旧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现金储备也来到了1561元。可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闽ICP备09035126号-13